TECHNICAL ARTICLES
Polysciences PEI轉染試劑的轉染原理基于陽離子聚合物特性:其分子中的氨基在生理環境下部分質子化而帶正電,可通過靜電作用與帶負電的核酸(DNA、siRNA 等)結合形成穩定復合物,既避免核酸被降解,又便于與帶負電的細胞膜吸附。復合物通過內吞作用進入細胞后形成內涵體,此時試劑利用 “質子海綿效應" 在酸性內涵體中持續吸收氫離子,引發水分子和氯離子涌入,導致內涵體破裂,使復合物逃逸至細胞質。隨后核酸從復合物中釋放,DNA 進入細胞核表達,小分子核酸則在細胞質發揮作用,從而完成外源核酸的細胞遞送。
選擇適合實驗的 Polysciences 轉染試劑時,需結合實驗需求、細胞特性和操作條件綜合判斷,以下是關鍵參考因素及選擇建議:
特性 | 24765-1(PEI MAX) | 23966-1(PEI 25K) |
分子量 | 40,000 | 25,000 |
轉染效率 | 更高,尤其在懸浮細胞(如HEK293F、CHO-S)和難轉染細胞中表現優異 | 較高,但普遍略低于PEI MAX,更適合常規貼壁細胞 |
細胞毒性 | 較低,對敏感細胞(如原代細胞)更友好 | 稍高,高濃度下可能導致細胞存活率下降 |
水溶性與制備 | 易溶,2小時內可完成溶液制備 | 需熱水或低pH條件溶解,制備耗時較長(通常需數小時) |
適用場景 | 追求高轉染效率、低毒性,或使用懸浮細胞、敏感細胞的實驗 | 常規貼壁細胞實驗,或預算有限、已適配該試劑的實驗流程 |
以上內容是有關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實驗的Polysciences轉染試劑,如果您有其他問題請聯系客服~